社会新闻—教育教学
尹蔚民: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
发布时间:2014.09.22 新闻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作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尹蔚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近日, 国务院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接见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前, 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规划部署, 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不仅对于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和持续改善民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政府人才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 也是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的主管部门,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负有重要职责。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意识, 全力以赴做好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一、增强大局意识,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讲大局是做好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讲大局, 最根本的一条, 就是要认清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所处的战略位置,找准定位、服务大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 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 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必须高度重视、 加快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 要求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这些新论断、 新理念、新要求, 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 作用和发展方向, 是做好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准确把握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 坚持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服务发展大局, 促进技能成才, 强化就业导向, 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人才、 就业等工作的职能优势,推动职业教育培训事业发展。

    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给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通篇贯穿着改革的精神。 我们必须抓住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 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力度,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训、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作为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和持续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 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要以改革为动力,促发展、 增活力, 用改革的精神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发展, 在认识水平上有新突破、 在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 在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上有新突破,着力破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职业培训、 技工院校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 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新产业、 新业态、 新产品的纷纷涌现,势必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产生新的更大需求。 我们要立足当前, 超前谋划,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统筹运用制度、 法律、 政策等手段, 综合施策、 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确立职业教育培训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发展路径, 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推动职业培训大发展。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加快职业教育培训转型升级,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大力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完善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表彰、 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

    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对职业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效的技能培训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基础,高水平的技能培训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要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以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以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和稳定就业为指针,大规模开展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不断扩大技能劳动者的数量,持续增强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市场是职业教育培训活力之源,要完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定期发布制度,引导职业教育培训围绕市场需求办学校、根据产业发展设专业、按照岗位要求搞教学, 提升教育培训效能。

    二、增强改革意识,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改革部署,这对职业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职业培训是劳动者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把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劳动者从准备就业到进入工作岗位,乃至职业生涯各个发展阶段都有不断提升技能、 提高职业素质的强烈需求。而目前我国职业培训体系尚不健全,培训覆盖面有限,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依然存在;培训类型少、层次低,难以满足劳动者多样化的培训需求;培训主体单一,提供培训的能力不足。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培训作用的发挥。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增强改革意识,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 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的各个阶段, 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要实现五个目标。一是培训对象广覆盖。把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在职职工、退役士兵、农民工、大学生等城乡全体劳动者全部纳入职业培训范围,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二是培训类型多样化。 改革职业培训模式,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满足劳动者提升职业能力的差异化需求。三是培训等级多层次。完善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畅通技能劳动者职业发展通道。四是培训载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形成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多方参与的大培训格局,动员各类优质资源向职业培训集聚。五是培训管理规范化。健全职业培训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改进政府购买成果机制,加强对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质量、资金使用的全方位监管,实现职业培训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要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健全制度。要深入研究和把握职业培训工作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针对突出问题,加强制度建设。要以构建技工院校培训体系、用人单位培训体系、社会培训机构培训体系为重点,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公共服务体系。要把职业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促进就业创业的整体工作中进行部署和推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制度,推动职业培训立法工作。二是完善政策。要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培训重点、培训补贴、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发挥就业政策对培训的引导作用,表彰奖励政策对培训的激励作用,技能鉴定政策对培训的促进作用。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支持各类劳动者参加培训,支持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三是加大投入。要加大职业培训各项补贴资金的整合力度,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在就业专项资金中的比重,不断增强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加大投入。要加快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公共培训服务能力。四是突出重点。要抓好农村转移劳动者、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企业高技能人才等重点人群的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效果。要组织实施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百城技能振兴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等重点行动计划,以点带面,推动职业培训工作全面开展。

    三、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是工作发展的动力源泉,各项工作都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是面向全体劳动者、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基本培训制度。技能人才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技能水平的培养和提高更多依靠动手和实践。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培训依然存在着“学科教育”的传统思维,教育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训脱节,针对性有效性不强。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和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创新 “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把就业作为基本导向,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根本宗旨,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作为直接目标。我们要吸收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等先进做法和经验,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立完善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纽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新型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我国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的质量,推动技工院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创新培养模式,重点要在四个方面深化改革。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是连接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培养与成才的桥梁,是提高培训质量、加快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要遵循市场规律,完善校企合作的机制,形成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推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二是加快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质量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 “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完成一课即成一事”,强调要把“做”贯穿于教学培训的全过程。要大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工作规律和学习规律,融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以此来推进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的转变,从课堂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三是积极探索职业培训包教学。职业培训包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集培养目标、培训要求、课程内容、培训方法、考核评估为一体的职业培训规范。要适应就业需求,加快开发突出职业素养和技能训练的职业培训包,规范培训教学活动,提高培训质量,加强过程监管,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四是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学徒制培训是我国传统技术工人培养的主要方式。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改革传统的以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探索建立“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度。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支持的原则,制定配套政策,积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度试点,引导企业加强青年技工培养,健全劳动者岗位成才途径,促进校企合作办学。

    四、增强责任意识,全力抓好职业教育培训各项工作落实

方针政策已经确定,关键在于抓好落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文件都进一步明确了人社部门在发展职业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按照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统筹推进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工作。

    要更好地发挥职能优势,整体推动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各级人社部门要勇于担当,守住底线,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定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把技工院校管好、办好,充分发挥就业服务、技能鉴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等工作对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的引导、支持、促进、服务、保障作用。要以管宏观、规划、指导、督查等工作为重点,以制定政策、实施项目、开展活动为抓手,坚持内涵发展、市场制胜,全力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和转型,并着力解决学校经费投入、基础建设、招生就业和教师、学生职业发展等实际问题。

    要争取并落实政策,促进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发展。建立有利于劳动者接受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进一步扩大非全日制学制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规模。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完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开招聘政策,畅通学生职业发展通道,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政策体系,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好技工院校享受各项职业教育财政支持政策。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 “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要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操作性办法。扩大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研究推进中专和技工院校教师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在技工院校教师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深化技工院校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完善教师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成立技工教育督导评估机构,建立技工院校办学质量评价机制。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解决好校企合作、学徒实训等工作中的责、权、利问题。

    要扩大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宣传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等活动,开展“走基层、技校行” “技能中国”系列宣传活动, 转变社会观念, 营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宣传技工教育的特色和成效,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创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天津市华阳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通管局备案号:津ICP备14004501号-1 津教备0077号
招生咨询电话:022-88711680  18812560354 传真:022-88711680 邮编:300350
学校邮箱:huayangzhixiao206@163.com
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旁(津南区辛柴路)